今天夜里到明天白天多云,偏南风3到4级,气温15到19℃;明天日出时间5时10分可见概率45%;云海概率45%;森林火险1级。
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近日,黄山市文明办组织开展2022年二季度“黄山好人”评选,并开启网络点赞活动。经基层推荐、资格审核,黄山风景区三人入围敬业奉献类“黄山好人”候选名单,分别是8号张永苗、9号章建敏、10号缪鹏。
男,1974年7月生,党员,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园林局玉屏管理区园林管理所所长、防火中队长。
1997年至今,张永苗一直工作在黄山风景区园林局护林防火专业大队,从事园林保护管理工作。他每天带领着队员们翻山越岭巡护在高山狭道、山间林路、林间小道上,一次巡护下来有6公里路程,一年下来要行走2000公里。
ayx爱游戏
2022年初,黄山风景区遭遇大雪、暴雪灾害天气,这段时间正好是过年期间,他“舍小家、顾大家”,放弃与家人团聚时间投身在黄山抗冰雪保护的最前端。他带领迎客松保护先锋队成员坚守在保护迎客松的一线,为迎客松建临时支撑,为迎客松枝条抖雪、吹雪、减负减压等,就这样穿梭在保护前沿工作10多天,每天坚持在冰天雪地里来回奔走,一遍又一遍检查、巡护、观察古树、看看支撑架是否移位、看看迎客松树上积雪厚度、看看枝条下垂情况等。由于长时间行走和磨损,他的脚上长了冻疮,脱鞋脱袜子都伴有流血和粘连现象,他总是咬紧牙关挺着,就这样坚守着,换来了迎客松及其它古树名木万无一失。
“出门一把抓,进门再分家”。除了履行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外,张永苗还与防火队员一起配合做好旅游安全管理。游道堵了,及时协助分流疏散;孩子走丢了,立刻帮助寻找;老人走不动了,扶着或背着走;游客摔伤了,组织队员救护等等……自工作以来,他本人参与景区救援上百起,好人好事数百起,被游客们称为“黄山顶上的活雷锋”。
ayx爱游戏
在山工作的防火队员一般都较年轻化,作为管理者,张永苗既是家长,又是朋友, 不管工作多忙,他总会抽出时间与大家聊聊天、谈谈心。他想队员之所想,急队员之所急,哪位队员家里有困难,他总会千方百计帮助解决;哪位队员犯了错,他都会耐心教育开导。在他的带领下,护林防火大队的各项工作都有了明显提升,队员之间向心力、战斗力、凝聚力也不断增强。
张永苗先后获得黄山市第一届敬业奉献类道德模范、“黄山市五一劳动奖章” “最美农民工”,多次被黄山风景区管委会授予“ 优秀员”“先进工作者”“治安标兵”等,张永苗带领的团队获得安徽省总工会、经信委、国资委、工商联四家单位授予的“标杆班组”荣誉称号。
太平索道是黄山所有索道中长度最大、跨度最大、单载客量最大的索道,为了保障游客的安全、运行的通畅,众多的索道工作人员服务于其中,章建敏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参与了太平索道的建设工作,至今已有26年,索道的每一个地方、每个设备的性能他都了如指掌。
ayx爱游戏
近年来,由于索道设备老旧,加上雷电风雨干扰,经常因为受外界因素影响,索道遭遇非正常停车,对于客人来说在空中停运心里恐慌,体验感下降。为更好服务游客,减少停车次数,他从载波的发射、接收、放大等部分一点点地查找,经常晚上加班到半夜。虽然辛苦但也成效明显,自2015年以来,索道控制系统载波信号部分的修复成效比较显著,现在基本不会产生非正常停车。
出色,章建敏被遴选参加北京2022冬奥黄山索道保障团队。黄山索道保障团队负责的C索道位于延庆赛区海陀山上,长1602米、高差627米,是赛区11条索道中海拔位置最高、上下站落差最大、使用频率最高、运营压力最大、运行维护最难的一条索道,主要负责运输运动员、裁判员、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冬奥保障期间,11月6日天降大雪,到达索道站的时候,支架风速仪冻住,钢丝绳结冰严重。为保证安全必须采取除冰作业,索道才能运行。但是在这种环境下上站需要人员在场才能运行索道,他主动申请上去替换。由于雪厚达一米多,坡陡、弯急、寒风呼啸,车开不了,只有徒步爬,他找了根雪道张网的支撑杆,手脚并用往上赶,在最短时间爬到2198米高的上站,他坚守在零下20多度、四面透风的上站站台直到除冰结束。
冬奥保障工作对团队人员进行细致分工,他的保障岗位是车库自动收发车电气部分和回转站液压系统的维护保养,也就是32个电机的正反转控制,8个传感器的信号接收,还有控制点5个,PLC输入输出点位380多条。面对这些困难,他没有退缩,一个个点排查,一条条线路梳理,一项项数据对比,他利用晚上休息时间查图纸、找资料,和队友探讨,第二天一到岗就对照设备实物对比分析,利用一个多月时间全面掌握了这些设备和难点,做到心中有数,保证了冬奥比赛期间的设备正常安全运行。
冬奥会期间,他每天总是早早到达现场,最晚撤离索道站,早上他要认真细致做好每一步早检工作,晚上他要确认每一节车厢都正常进入车库、每一个轨道运行都无隐患才放心离开岗位。为支援其他索道工作,他又被抽调到H索道,这条索道专为残奥运动员使用。那段时间他每天白天徒步巡查,晚上也只能睡4-5个小时,身体连续长时间、高负荷运转,他的脚都肿了起来,但他仍坚持坚守着。
章建敏先后获得2017年“徽州百工”索道技术岗位能手、2018年“徽州百工”索道技能能手、2019年“徽州百工”索道技能能手等。
2017年,缪鹏到黄山地质公园博物馆从事黄山名录遗产科普工作,成功打造了“黄山自然讲堂”科普活动品牌,先后被评为2019-2020年度黄山市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黄山市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等。多年来,缪鹏充分发挥黄山世界地质公园自身资源优势,先后为景区、博物馆争创了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第一批国家自然资源科普基地、安徽省十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以及第五届黄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0-2025年度黄山市科普教育基地等。
他定期在博物馆开展各类科普教育,组织了“世界地球日”“博物馆日”“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主题活动;到汤口中心学校开展了“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主题教育活动等,并邀请师生参观博物馆,向他们普及黄山地质地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他创新思路打造了校园博物馆,与汤口中心学校合建的黄山世界地质公园校园博物馆项目,将科普活动的阵地延伸至校园,实现了科普和教育的结合。
缪鹏还坚持将黄山名录遗产科普推出黄山、推向全国,多次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高校开展“世界地球日”科普活动,通过常规展览、科普讲座、地质标本捐赠等,向高校学生普及黄山地学知识,宣传黄山世界地质公园,展示黄山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得到了多所高校学生的一致好评。
2020年,他牵头打造了“黄山自然讲堂”科普活动品牌。截至目前,已开展活动35期,受益人群近20万人次。该系列科普活动在2021年被作为中国唯一案例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世界地质公园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十个良好范例,同时也是十个案例中唯一以科学普及为主题的案例。
“阅读原文”即可参与投票。黄山的保护管理提升需要您的关心和支持!请您投上宝贵的一票,让我们一起传播黄山正能量,感受榜样力量!